羅寶鴻:一不順心就打人的幼兒,應對攻擊行為有解方

30 Mar 2022
羅寶鴻:一不順心就打人的幼兒,應對攻擊行為有解方


羅寶鴻:一不順心就打人的幼兒,應對攻擊行為有解方

by 親子教育專家 - 羅寶鴻

只要不順孩子的意,他就會生氣的出手打人或脫口說出:「我不要媽媽」這種不好聽的話,已經糾正孩子好多次,但他還是無法改正...許多家長因此會擔心,若孩子持續有這樣的攻擊行為,養成壞習慣該怎麼辦?羅寶鴻老師透過本篇文告訴你7個詳細應對步驟。

 

本文重點摘要

應對孩子攻擊行為的7步驟解方孩子說氣話宜「淡定看待」,並用言語引導孩子釋放情緒最後想到一件事,或許可以幫助到各位父母

曾有家長來訊詢問:孩子2歲多,如果有不順他的意時,他總會出現一個壞習慣,會一直不停的說:「我要爸爸,不要媽媽,我要把媽媽丟掉!」;而且還會用頭撞或者出手打人抓人捏人。當下家長雖然有告訴孩子:「打人是不對的,可以表達想法,但不要動手打人,而且媽媽被妳打的好痛喔!把媽媽丟掉,媽媽也會不見。」每次遇到這種情況都有好好跟孩子說明,但是孩子總是改不過來。

事件發生當下,家長到底應該怎麼做才是較好的處理方式?請看接下來的解說。

應對孩子攻擊行為的7步驟解方

幼兒生氣時會打人,這是常有的情形,因為這年紀的孩子內在衝動比意志力強,自我控制力仍不足以控制有情緒時的反應。一般來說,基本的應對SOP是:

1. 堅定地告知孩子:不可以打人。

2. 用語要簡潔有力。

3. 離開孩子身邊(離開他身邊就好,不用走到他看不到的地方),保護自己避免被孩子繼續攻擊,也讓孩子親身感受到打人的結果:讓那個人離開他。(在你離開孩子時,通常孩子是會感到錯愕的,所以他的攻擊會停下來)

4. 告知孩子:媽媽不喜歡你打我,你打我的話,媽媽就會離你遠遠的。

5. 若他還走過來打你,你可以握住他的手制止他,他停下來不攻擊以後,再重複1-4的步驟。

6. 確認孩子不會再動手後,再趨前處理孩子情緒。

若在事發當下跟孩子說:「打人是不對的,可以表達想法,但不要動手打人,而且媽媽被妳打的好痛喔!」這是在講道理,但這不是當下該有的語言。

提醒各位家長:在孩子有情緒時,是要先同理他的情緒,等到他情緒緩和後,再和他講道理。但前提是若孩子有攻擊性的行為,我們要先懂得保護自己。

7.應避免過度「好聲好氣」的勸說

針對孩子攻擊行為,另外還有家長曾經煩惱尋問:為什麼孩子在外就溫文儒雅,但在家就會動手動腳?若是這樣的情況,問題就不是在孩子先天發展上,而是後天家裡大人跟他互動時,長期養成的問題。

一般來講孩子在家裡會打大人,通常是因為他覺得自己能在這環境裡肆意地宣洩情緒,並能以不尊重別人的方式來發洩。但是在外不會有這種情形(例如,在學校不會有攻擊行為),代表孩子知道誰可以這樣對待、誰是不可以的。

當他覺得用這種方式在家裡宣洩情緒是安全的,大人都會對他「好聲好氣」,他就會繼續著這種行為,並體驗其中的滿足感。但這樣發展下去,確實非孩子之福。在年幼的此刻,孩子需要有人引導才會往正確的方向,當他肆意做出傷害別人的事、持續做出不尊重別人的行為時,大人應該要給孩子面對一些該有的後果,才能讓他從經驗裡學習,慢慢限制自己的行為。

到這裡,已經不能只用「好聲好氣」來對他說了。大人應該在當下用堅定、強硬的方式來告訴他「你不可以打我!」才是合理的方式。明確地讓他知道,孩子你的行為已經惹惱我了,我也會生氣!你不想這樣對你,你也不要這樣對我!

在當下大人也要保護自己,或以和善且堅定的方式制止孩子繼續攻擊,不能讓孩子繼續攻擊你、或破壞環境。有必要時,大人可以與孩子保持一點距離。

跟孩子說他可以生氣,但是不能打人。若他控制不住,請到他自己的「積極暫停區」,做一些之前有跟媽媽討論過,可以讓自己心情變好的事情。在彼此有情緒的時候,不要討論(這時候討論往往都沒有好效果)。

 

孩子說氣話宜「淡定看待」,並用言語引導孩子釋放情緒

另外,有關孩子講不好聽的話,請不用太在意他說的內容,宜「淡定地看待」,因為他當下只是想要表達他內心的沮喪而已。媽媽這時候請不要「玻璃心」,要hold住,不要聽到這些話就發飄罵孩子。若你當下也無法控制自己,就請你先行離開孩子喘口氣吧,至少不會做出傷害他的行為。

在他生氣說不好聽的話時,您可以「用語言表達孩子現前感受」,來幫助他覺察情緒、辨識情緒、釋放情緒。舉例來說:

孩子:「我不要媽媽,我要把媽媽丟掉!」
媽媽:「喔.... 你是因為xxx,所以覺得很生氣、失望、難過是嗎?」 (xxx是他會生氣的原因,例如:不能繼續溜滑梯)
孩子:「是!」
媽媽:「是... 媽媽知道你現在有點傷心、失望、難過喔...」

成人用言語來讓孩子瞭解當下的感覺,能讓孩子感受到自己被同理,也能紓解孩子的情緒。之後要注意的是...

1 . 轉移他注意力 

引導他去做其他事情,最好是他感興趣的。

2 . 不要坐以待斃! 

不要一直待在同一個地方,更不要持續跟他在「打人」這件事上對立、著墨,但要善巧引導他離開這個地方、或做其他事情。

3 . 不要一直跟他說「不可以!」「你不能打人」

因為這樣只會持續挑釁他情緒,所以這種話講一次就好了。

我知道可能有些大人會說「小時候就打人,現在不好好警告他、修理他,以後長大養成習慣怎麼辦??」所以就會在當下狠狠地責備、修理孩子。但其實這是不好的,因為這樣可能會讓孩子 害怕而變得更懦弱、不敢探索環境,或吸收大人的情緒,逐漸變得越來越暴躁、更會打人。

4 . 還有一個重點,請檢視家裡的成人有沒有「過度限制孩子發展動作」、「過度限制孩子發展獨立」、「過度限制孩子探索環境」。

因為過多的限制,會造成孩子內在發展需求不被滿足而持續出現打人、違抗、情緒化等情形。

* 貼心小提醒:請不要嫌我囉嗦,記住當下不是跟孩子講道理的時間,當下是要給予他的是「感性的陪伴」,而不是「理性的道理」。要講道理,可以到留到事後的「秋後算帳」。
祝福。

最後想到一件事,或許可以幫助到各位父母

在成長中的孩子常有許多犯錯,會被我們提醒。被提醒或被規範的當下,孩子會有情緒是一定的。我們在當下同理孩子,也沒有問題。

但當大人失去了該有的高度,開始以討好的姿態來對待孩子,孩子很可能就會慢慢騎到大人頭上。但這樣的姿態不利於教養孩子,簡單來講大人可以「柔軟」,但不要「討好」。所以同理孩子時,要用尊重自己、尊重孩子的姿態來跟孩子溝通,就比較不出問題。

希望以上的建議幫助到您。

祝福。

忘記了你的密碼嗎?請撥打服務專線與我們連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