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是「社交弱勢」嗎?清大研究:社交階級從小定高下 不放棄是關鍵
孩子是「社交弱勢」嗎?清大研究:社交階級從小定高下 不放棄是關鍵
2022-07-11 00:00 更新:2022-07-12 09:52
堅持不放棄就有機會成為贏家?清大研究發現,幼兒在遊戲競爭中分出勝負的關鍵,在於輸的一方選擇放棄。要鼓勵孩子不放棄、不怕輸,避免成為「社交弱勢」的孩子,家長平時可以多觀察、引導,培養孩子的社交力以及適合自己的社交模式。
清大研究發現,幼兒間分出勝負的關鍵,在於輸的一方選擇放棄。要避免孩子成為「社交弱勢」,家長平時可以多觀察、引導,培養孩子的社交力。清大提供
本文重點摘要
清大研究:勝負關鍵在於弱勢方自願放棄孩子是否處於社交弱勢?觀察這3點學習社交前先了解孩子的氣質與困難,5心法培養建立社交模式
有些幼兒總是能自然而然成為團隊中的小領袖,有些幼兒卻往往只能聽從他人的意見,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?清華大學的研究發現,社交階級的形成從小就定高下,低堅持度、易退縮或缺乏社交技能的孩子,容易成為「社交弱勢」,需要家長老師留意與協助。
清大研究:勝負關鍵在於弱勢方自願放棄
清華大學幼教系副教授周育如、系統神經所助理教授郭崇涵合作,進行幼兒與幼鼠的跨物種研究,個別對幼兒與幼鼠進行相似的實驗,發現其實幼兒間分出勝負、高低的關鍵不是獲勝者強迫對方,而是其中一方先放棄了。
團隊針對216位幼兒園5至6歲的中大班幼兒,進行遊戲競爭實驗,每次由2名幼童看著圖卡題目,使用積木堆疊出與圖卡相同的形狀,最快完成者就算獲勝。結果發現,在堆積木遊戲中獲勝的幼兒不需要硬搶,就能指揮對手把積木拿過來;而輸的一方,往往是自己先放棄競爭,或是幫助對方堆積木。
研究發現,有些幼兒似乎能夠自然得成為小領袖,可以發號施令、決定遊戲;而有些幼兒則容易落入臣服、追隨的地位。周育如指出,在孩子彼此不熟識時,個人的內在特質就會影響孩子的社交階級,而性格上低堅持度、易退縮、低情緒力的孩子,較容易成為「社交弱勢」,不常參與決策,表達意見也很少獲得同學的重視。
針對幼鼠進行實驗後,發現與幼童社交階級形成模式相似:兩隻幼鼠從管子的兩端出發,看在管子中間相遇時誰先後退、誰繼續前進,而分出勝負的關鍵,是其中一隻幼鼠決定退後、不戰而逃,而非獲勝的幼鼠將對方推出管子。
周育如說明,「社交弱勢」是指,在社交中可能因為個性或能力缺乏,使社交活動無法順利、達成個人目標。如果幼兒在班上不被理會、交不到朋友、不懂如何與他人互動,以至於在人際上有許多挫折,就屬於「社交弱勢」的孩子,這群孩子可能是沉默的多數,需要家長老師特別留意,給予更多社交上的引導與協助。
孩子是否處於社交弱勢?觀察這3點
孩子屬於社交階層的弱勢還是高階,要從整體的社交狀況來判斷,不是展現出強勢個性的孩子就在社交上吃香。周育如説,有些孩子經常表達意見、個性強勢,但可能同儕不願意配合,未必會成為領導者;有些孩子個性隨和,或喜歡共好互助,能在各種情況下使用不同社交技巧,反而可能有較高的社交階層,與同儕保持友好的關係,意見會被接納、也能玩到自己喜歡的遊戲。
周育如説,不論是容易與他人起爭執,或有意見不敢表達、意見不被重視,都是需要特別給予協助的一群孩子。他建議家長、老師在日常中可以留意以下3點,觀察孩子是否處於「社交弱勢」:
- 有沒有朋友?有伴跟他玩嗎?在團體自然分組的過程中,孩子是否找得到夥伴,是一個明顯的指標。
- 跟同儕玩的過程中是否開心?留意孩子是能夠順利跟他人互動,還是會經常發生爭執或不愉快。
- 跟同儕互動中若有不愉快,孩子會怎麼表現?如果發生爭執,孩子只會退縮、哭鬧、不知所措或訴諸武力,就表示孩子沒有足夠的能力解決自身的困境;如果孩子會嘗試協商斡旋,基本上不用太過擔心。
學習社交前先了解孩子的氣質與困難,5心法培養建立社交模式
兒童職能治療師吳怡璇説,孩子的社交能力在進入團體生活前,就要開始練習。吳怡璇與臨床心理師駱郁芬建議,如果想培養孩子社交能力,或想協助改善社交問題,家長可以嘗試這幾點作法:
1. 家長以身作則,並善用遊戲、繪本、扮家家酒練習情緒表達:在日常生活中,大人就可以示範如何與他人打招呼,讓孩子將基本社交禮儀自然內化。同時也可以透過遊戲、繪本等,在互動中加入能夠表達情緒的字眼,讓孩子學習覺察與表達情緒,不用暴力或哭鬧處理問題。
2. 依據孩子的先天氣質與能力來練習:吳怡璇提醒,協助孩子培養社交力之前,家長必須先了解孩子的先天氣質與能力。在進入團體生活前,可以讓動作能力較差的孩子,多嘗試不同的肢體活動,面對表達能力偏弱的孩子則要多引導對話。孩子開始與同儕互動後,要找機會觀察孩子在團體中扮演的角色與表現,進而找出合適的引導方向,舉例來說,衝動型、較我行我素的孩子,比較需要同理、換位思考;退縮型的孩子,可以教導如何正向解讀同儕的回應。
3. 幫孩子找固定玩伴:現代家庭子女數較少,幼兒在家較難有練習與同儕社交的機會,駱郁芬建議,在學校之外,家長可以與也有孩子的朋友約好一起帶孩子出遊,或到對方家作客,讓年齡相近的幼兒有互動機會。
4. 事前準備、鼓勵小嘗試:家長在帶孩子與其他孩子見面前,可以先與孩子做好準備。舉例來說,若是要去會面陌生的孩子,或許可以帶玩具、餅乾出門,讓孩子可以跟其他小朋友分享,或在見面時詢問「你今天想試著跟OO打招呼嗎?」鼓勵做出小嘗試。若是有見過面的人,則可以先看看對方的照片,問問是否還記得對方,喚醒孩子的回憶,幫助縮短見面後的「開機時間」。
5. 觀察行為,不急於解決問題:家長可以把觀察到孩子的狀況說出來,告訴孩子「我剛剛注意到⋯⋯你覺得我們可以怎麼做?」來開啟對話。如果發現孩子遇到社交問題時,家長也不要急於解決,先讓孩子嘗試一陣子後再解決實際的問題。
駱郁芬表示,幼兒階段的孩子在社交、遊玩過程中需要大人陪伴與引導,如果家長當下一味要求「你再試試看」,或著急詢問「你為什麼不做⋯⋯」,反而無濟於事。他也提醒,幼兒的行為表現、社交技巧很受天生氣質影響,無需將孩子跟其他人比較,或要求孩子得更外向、熱情,「不同氣質的孩子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社交模式」,駱郁芬說。